6月13日,第一届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在北京举行。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院重庆研究院”)与智慧航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慧航安”)共同承担转移转化的系列安检人脸识别技术产品在此次展览上亮相。
展会现场,“安检人脸识别辅助验证系统”体验受到参观者的青睐。参观者只需在安检台前刷二代身份证,摄像头抓拍的照片便立刻显示在正对参观者的屏幕上,在旁边屏幕,现场抓拍照片与参观者身份证照片的匹配程度、参观者的身份证号、人名、民族、身份证有效期等信息也即刻显示出来。这些信息通过网络传送至展会现场的闸机上,“刷脸”通过闸机得以实现。
“我们这套系统可以通过读取身份证登记照与现场持证人员的脸部进行比对验证,判断是否为本人。”重庆研究院智能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石宇介绍。该系统拥有的人脸识别技术识别率超过99%,验证速度小于1秒,产品外观小巧、操作便捷,断网时也能使用。
截至2018年5月,该系统已经累计示范应用于国内65家机场的旅客安检,覆盖585条安检通道。根据相关试用机场情况的反馈,在使用安检人脸识别辅助验证系统后,机场安检通行效率和准确率得到明显改善,抓获冒用他人身份证乘机的人数较去年显著增加。仅重庆江北机场一处,全年通过该系统就查获了233起企图持用他人证件乘机的事件。
同时展出的还有为机场量身打造的5个人脸识别技术产品:安检动态人脸复核系统、安检工作人员培训考核系统、安检判图人员工作状态管理系统、动态布控系统、多属性动态人脸识别系统。这些产品涵盖了使用场景包括人脸识别通关、机场安防管理、机场员工管理等当下机场亟待“升级”的领域。
而基于多属性动态人脸识别系统开发的小游戏“表情打分”,也在本次展示之列。参观者只需做出高兴或生气的表情,系统就能自动判定其满意指数,许多观众在此不断地二刷、三刷,一时间屏幕前眉飞色舞好不热闹。
上述系列产品由民航反恐技术联合实验室研发。民航反恐技术联合实验室由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和中科院重庆研究院联合发起并组建,智慧航安加入共建。三方分别发挥方向指引、技术保障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用平台的作用。实验室将以民航需求为导向,不断开展人脸识别技术在安检环节的验证试用和技术优化。
上述系列成果受到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专项“弘光专项”的支持。
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正霖(前排左二)、中国民航干部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沙洪江(前排左一)等现场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