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新闻
白春礼听取重庆研究院“率先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时间:2014-10-10编辑:综合办
10月9日上午,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来到重庆研究院调研考察,听取重庆研究院“率先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汇报,并就重庆研究院进一步推进“率先行动”计划进行了部署。
考察中,白春礼首先听取了重庆研究院院长袁家虎对该院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的方案。袁家虎介绍,根据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统一部署,重庆研究院将面向重大战略需求及三峡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开展的相关工作。为实现“四个率先”,重庆研究院将侧重聚焦重庆区域新兴产业和三峡库区可持续健康发展,依托重庆研究院共建和桥头堡优势,发挥综合交叉学科优势,协同国内外创新要素集聚发展,探索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紧密融合助推发展的创新模式,建设资源聚集、充满活力的新型研究机构。
目前,重庆研究院制定了“一三五”规划,明确未来5~10年着力取得“绿色三峡”和“3D打印技术”两个重大突破成果,重点培育“石墨烯材料与应用”、“大规模自适应智能视觉分析系统”、“自动推理中的计算理论及应用技术”和“神经肌-械耦合系统理论与应用”四个方向。逐步形成了一支规模与结构符合重庆研究院学科特点和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围绕战略目标开展研发,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交叉学科研究,并在实践中培养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探索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三年来,重庆研究院边建设、边科研,科技创新工作进展显著,取得了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动态人脸识别、工业机器人、垃圾渗滤液治理示范等一批重要成果。
白春礼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实现“四个率先”目标,必须全面深化改革,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力量。设立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正是中国科学院贯彻落实“率先行动”计划,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顶层设计,也是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科研活动组织模式、调整优化科研布局、明确院属研究机构定位和扩大科技开放合作的有力实践。
他表示,希望重庆研究院重点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和环境工程等领域,围绕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方面,进一步聚焦科技需求,梳理科技成果,强化项目对接,组织联合攻关,开展工程化示范,突破一批制约区域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以产业需求牵引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探索走出一条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路,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中科院副秘书长、条财局局长吴建国,中科院办公厅主任汪克强,中科院科发局局长严庆,中科院人事局局长李和风,中科院传播局局长周德进,中科院监审局局长李定等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
随后,白春礼来到重庆研究院3D打印中心和微纳超净实验室调研,并对科研人员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白春礼勉励一线科研人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再接再厉,力争早日实现“四个率先”。
日前,重庆研究院通过验收。筹建三年来,重庆研究院已建设了占地323亩集科研、产业、生活为一体的一流科研园区,搭建了价值超过1.4亿元的科研基础条件平台;集聚了350余名来自海内外的科技人员,形成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结构合理、敢于迎接挑战、开放流动的创新人才团队;承担了200余项国家、地方重要科技项目,成立了9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企业,取得了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动态人脸识别、工业机器人、垃圾渗滤液治理示范等一批重要成果。
参观3D打印中心
参观微纳超净实验室
与一线科研人员亲切握手
袁家虎作工作汇报
白春礼讲话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京ICP备05002857号渝公网安备500109430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