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活动
河库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精准核算国际专题研讨会在重庆研究院成功举办
时间:2025-05-06编辑: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中心
为响应全球碳中和行动号召,推动水电行业绿色低碳发展,4月22日至27日,由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主办的“河库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精准核算”国际专题研讨会在渝成功举行。来自加拿大、挪威、俄罗斯、阿根廷等国的知名专家学者与国内专家齐聚重庆,通过“联合科学考察+专题学术研讨”的创新形式,共同研讨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研究国际作新蓝图。
本次专题研讨会议是在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全球共性挑战专项《河库系统甲烷排放的精准核算方法与模型构建研究》(309GJHZ2024110G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流域大型水库碳汇的界面机制及调控:通量、过程与途径》(U2340222)的联合资助下,由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中心具体承办。启动会议已于2024年12月12日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派员出席参会。
4月23日-25日,会议首阶段,国际专家团队在李哲研究员带领下深入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水库,对世界级梯级水库群展开为期3天的立体化野外科学考察与联合采样。26日专题研讨中,与会国际专家分别阐述了当前河库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碳通量建模方面的最新进展与存在问题。李哲研究员分享了三峡水库十余年研究积累,提出的“沉积物-水质-碳通量”整合的模型框架,为破解大型河库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核算难题贡献了中国方案。
会议达成以下科研共识:一是在IHA G-res Tool基础上,共同探索构建普适性更强的河库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碳通量建模方案;二是推动发展“机理驱动+数据驱动”混合建模范式;三是深化多边合作框架,确立数据与成果交互分享机制;四是搭建河库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学术共同体,为全球水电行业提供可验证、可复制的碳评估方法学,支撑新一轮国际水库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学修编。
图1 在溪洛渡-向家坝梯级水库的野外科学考察与联合采样活动
图2 国际专题研讨会现场
图3 在重庆研究院主办的国际专题研讨会合影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京ICP备05002857号渝公网安备500109430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