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队伍
目前中心共有研究员1名,兼职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3名。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近千万元;发表SCI/EI 研究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博士研究生4名。中心亟待具有量子材料、器件和量子相干调控及量子计算研究背景的研究者加盟。
赵洪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期间在导师黄永箴研究员指导下系统开展了半导体激光器的设计、制作和测试等工作。2006年-2009年在日本北海道大学量子电子学集成中心葛西教授组作为COE研究员开展基于GaAs/AlGaAs 材料结构的单电子器件和纳米集成电路的设计、制作和测试工作。2009年-2013年在日本大阪大学产业科学研究所竹内教授组作为JSPS研究员从事基于金刚石NV色心量子体系和拉伸光纤、光纤微球耦合等的量子光学基础研究。主持包括国家级、重庆市重大、重庆市重点项目等在内的项目共计10项。2016年入选中国科学院西部青年学者,2020年入选重庆英才计划。
彭晓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曾获2004年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奖,后任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讲师;2006年元月赴德国杜塞尔多夫海因里希-海涅大学激光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后任Guest Scientist,主要开展基于激光等离子体的太赫兹辐射源方向的研究;2008年12月赴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材料研究与工程研究院(IMRE)任Research Scientist,从事太赫兹波单发时域光谱探测技术以及太赫兹超材料研究;2014年7月入职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任研究员至今。主持了973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联合基金项目、重庆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中科院重庆研究院专项等项目,经费总计1千多万元。发表科研论文近6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多篇;申请专利10多项。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京ICP备05002857号渝公网安备500109430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