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通知公告

2024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申报公示

时间:2025-02-08编辑:

依据《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及《关于2024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相关文件的要求,对2024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进行公示,公示时间2025年2月8日至2025年2月15日。

一、项目名称

三峡库区畜禽粪污和秸秆果园还田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与应用

二、主要完成人

熊棣文、冯洋、陈红跃、倪九派、王克健、兰韬、寇琳羚、何道领、董泰丽、席兴军、杨仕春、章志国、王余富、刘兆俊、熊伟

三、主要完成单位及提名等级

1.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2.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3.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4.西南大学

5.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6.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7.山东民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重庆汇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9.重庆市梁平丰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0.重庆市江津区多种经营技术推广中心

拟提名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提名单位:两江新区科技创新局

四、项目简介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时,产生大量废弃畜禽粪污和秸秆,对环境造成污染,还田是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项目针对畜禽粪污和秸秆产量大、处理成本高、常规直接还田烧根伤根等问题,利用果园地表空间大、果树根系深、需肥量高等特性,开展畜禽粪污和秸秆果园还田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取得以下成果:

(一)研发畜禽粪污和秸秆果园还田关键技术,实现了绿色还田

持续探索三峡库区畜禽粪污和秸秆资源化还田方式方法,监测分析其对果园土壤结构、微生物种类和树体营养等影响,研发出粪污异位堆肥、沼液多级膜浓缩、秸秆覆盖免耕、机械化还田和果树营养诊断施肥等多环节互作协同关键技术,开发出纤维素强分解菌种筛选与纤维素酶复配使用技术1套、微生物菌剂1个、高附加值的浓缩沼液和有机肥料产品5个,促进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还田和农业绿色发展。

(二)研发沼液和秸秆有机粪肥还田关键农机装备,实现了机械化还田

探明了灌管迷宫流道尿垢结晶堵塞和产气爆管成因,研发了管道不淤流速冲刷清淤防堵、自动排气泄压技术,研制沼液管道设施灌溉技术与装备,实现沼液还田装备化、自动化;研制具备双引擎高功率密度电驱总成、分布式控制和无人驾驶等功能的电动履带式智能农机装备,推进了秸秆有机粪肥运施机械化和智能化还田;成果入选全国农业适用和主推技术,获全国及省级创新竞赛奖励4项。

(三)建立了技术标准体系和高效还田模式,实现了可复制大规模还田

制定了农用沼液、沼液管灌、粪污异位发酵、果园秸秆覆盖、标准果园建设、生态果园建管等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形成了同类型地区畜禽粪污和秸秆还田利用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集成标准体系和装备为基础的沼液管灌、有机粪肥运施、秸秆覆盖机械化还田推进模式,建立了系列畜禽粪污和秸秆果园还田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与应用场景,实现了高效可推广还田。

成果主要在重庆研发和应用,获授权专利10件,其中发明7件;创制标准10项,其中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入选省部级农业主推技术10项次,其中农业农村部4项次;研制专用农机7种;出版著作2部、论文30余篇。近3年,累计减排近2亿吨,其中果园应用超过2000万亩次,并在四川、山东等国内同类型地区示范推广,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经张绍铃院士等专家评价:成果创新点突出,研究内容和技术模式成体系,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建立的畜禽粪污和秸秆果园还田技术标准体系居国际领先水平。

五、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熊棣文:第一完成人,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本项目负责人,主要从事畜禽粪污和秸秆果园还田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工作,负责制定项目协同创新路径,牵头沼液管道还田技术与装备、山地履带式无人电动智能农机和秸秆有机粪肥无人运输、施肥装备研制,库区果园沼液、秸秆、有机粪肥全程机械化还田推进模式建立和典型应用场景建设,核心科研项目1、2的主持人,多篇代表性论文的第一或通讯作者。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70%,对科技创新点1、2、3做出重大贡献,旁证材料见附件1、8、13、14、19、20、21、23、25、26、32、44。

冯洋:第二完成人,研究员,工作单位: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完成单位: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长期开展果树土壤和营养生理、果园绿色高效生态栽培、果园秸秆粉碎树盘覆盖行间绿肥免耕栽培以及秸秆和畜禽粪污异位发酵高效轻简还田技术研究,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70%,对科技创新点1、2、3作出重大贡献,旁证材料见附件1、2、3、10、14、23、25、26、32、33。

陈红跃:第三完成人,研究员,工作单位: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完成单位: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长期开展农业沼液、粪肥还田以及粪污异位发酵技术研究,参与编制异位发酵床地方标准1个,主持起草省级主推技术2项次,参与编制出版书籍2部,参与全市畜禽粪污还田、粪污异位发酵等关键技术人员培训与推广,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70%,对科技创新点1、3作出重大贡献,旁证材料见附件11、14、18、19、25、26、33。

倪九派:第四完成人,教授,工作单位:西南大学,完成单位:西南大学。长期开展秸秆资源化还田(园)利用技术研究,参与国家标准《农用沼液》研制,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60%,对科技创新点1、3作出重大贡献,旁证材料见附件1、19、25、26。

王克健:第五完成人,农艺师,工作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完成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果树绿色轻简栽培与秸秆覆盖还田研究、标准体系建立和推进模式凝练等工作,牵头在全国类似生态特点的水果产区,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证试验和技术标准宣贯培训,组织试验示范、培训观摩、会议宣传等推广工作,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70%,对科技创新点1、3作出重大贡献,旁证材料见附件14、19、25、26。

兰韬:第六完成人,副研究员,工作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完成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长期开展农用沼液监测与标准化,以及秸秆还田应用技术研究,指导标准制定与宣贯培训,多篇代表性论文的第一作者,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60%,对科技创新点1、2、3作出重大贡献,旁证材料见附件1、2、4、13、15、19、22、25、26。

寇琳羚:第七完成人,农艺师,工作单位: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完成单位: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长期开展农用沼液以及粪污异位发酵、果园秸秆覆盖、营养诊断、生态果园建管等畜禽粪污和秸秆还田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研究,参与制定《农用沼液》国家和地方标准,促进形成了同类型地区畜禽粪污和秸秆果园还田利用领域的标准体系,推进了规范化还田。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70%,对科技创新点1、3做出重大贡献,旁证材料见附件1、2、10、11、12、14、19、25、26。

何道领:第八完成人,高级畜牧师,工作单位: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完成单位: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长期开展农业沼液与粪污异位发酵技术研究,主持编制异位发酵床地方标准1个,主持制定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技术等省级主推技术2项,编制出版书籍2部,参与全市畜禽粪污还田关键技术人员培训与技术推广,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70%,对科技创新点1、3作出重大贡献,旁证材料见附件11、14、18、19、25、26、33。

董泰丽:第九完成人,研究员,工作单位:山东民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单位:山东民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开展种养高效循环、绿色低碳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转化,创新畜禽粪污沼液多级膜浓缩关键技术,开展系列高附加值浓缩沼液和有机肥料产品及在果园的应用研究,并创制畜禽粪污农用沼液国家标准,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70%,对科技创新点1、3作出重大贡献,旁证材料见附件1、3、5、6、7、13、25、26。

席兴军:第十完成人,研究员,工作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完成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长期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秸秆还田应用技术研究,指导相关标准制定与宣贯培训,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60%,对科技创新点1、2、3作出重大贡献,旁证材料见附件4、13、22、25、26。

杨仕春:第十一完成人,农艺师,工作单位:重庆市江津区多种经营技术推广中心,完成单位:重庆市江津区多种经营技术推广中心。长期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种养一体循环农业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开展了畜禽粪污异位堆肥、有机肥修复土壤、秸秆覆盖免耕、机械化还田研究,参与了研发具备双擎高功率密度电驱总成、分布式控制和无人驾驶等功能的电动履带式多功能农机装备,实现了秸秆有机粪肥运施机械化和智能化,成果入选全国农业主推技术,参与创制粪污异位发酵、果园秸秆覆盖等畜禽粪污和秸秆还田产业链关键环节地方标准,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60%,对科技创新点1、2、3作出重大贡献,旁证材料见附件10、14、25、26、33。

章志国:第十二完成人,高级农艺师,工作单位:垫江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完成单位:垫江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长期开展经果林畜禽粪污还田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与应用技术研究,主要建立了柑橘、花椒地沼液灌溉与有机粪肥还田利用机制,构建复制可推广的还田组织运行模式,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60%,对科技创新点1、3作出重大贡献,旁证材料见附件14、25、26。

王余富:第十三完成人,高级农艺师,工作单位:重庆市开州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完成单位:重庆市开州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长期开展三峡库区畜禽粪污和秸秆果园还田关键技术推广,参与三峡库区畜禽粪污和秸秆资源化还田利用对果园土壤水分、容重、有益菌群种类试验基地和树体营养改善等情况监测,种养一体、粪污异位堆肥、有机肥修复土壤、秸秆覆盖免耕、机械化还田和沼液多级膜浓缩工艺等循环产业链协同关键技术研发,推动了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60%,对科技创新点1、3作出重大贡献,旁证材料见附件14、25、26。

刘兆俊:第十四完成人,研究员,工作单位:重庆市梁平区农产品品牌发展中心,完成单位:重庆市梁平区农产品品牌发展中心。长期开展种养一体、粪污异位堆肥、有机肥修复土壤、秸秆覆盖免耕、机械化还田技术研究与推广,典型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60%,对科技创新点1、3作出重大贡献,旁证材料见附件14、25、26。

熊伟:第十五完成人,研究员,工作单位: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完成单位: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参与种养一体、粪污异位堆肥、有机肥修复土壤、秸秆覆盖免耕、机械化还田技术研究,牵头《农用沼液》标准制订,参与沼液、秸秆有机粪肥全程机械化还田技术模式凝练和推广,技术标准体系构建与宣贯培训,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60%,对科技创新点1、2、3作出重大贡献,旁证材料见附件1、3、8、9、10、11、14、23、25、26。

六、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不超过10件)

知识产权类别

具体名称

国家

授权号

授权日期

证书

编号

权利人

发明人

国家

标准

农用沼液

中国

GB/T   40750.2021

2021.10.11

ICS   65.

080

CCS B   13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山东民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山东福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西南大学、重庆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

熊伟;孙宪法;李景明;邱凌;兰韬;董泰丽;张东明;杨灿芳;谢德体;倪九派;寇琳羚;宋洪刚;曾卓华;冯洋;孔文斌;王莉玮;易廷辉;吕文魁;初侨;朱清福

论文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Demonstration of Standards for Agricultural Biogas Slurry   Returning to Field in Citrus Orchard

英国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9

384, 012185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Chongqing Institute of Green an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hina Academy of Sciences, Chongq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Research Service   Center,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Kaizhou   Fruit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Chongqing Chongsho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Research Service Center

Tao Lan, Diwen Xiong(通讯作者), Qiao Chu, Yang   Feng, Linling Kou*,  Wei Dou, Xianwen   Zhou,Shengxing Deng

发明

专利

一种含鸡粪沼液浓缩提取液用于防治果树落果的增效复合制剂

中国

ZL20211628011.0

2023.06.23

6085811

山东民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董泰丽;张东明;孙宪法;陈莉;熊伟;崔青青;冯洋;孙颖材;付传翠;王旭正

发明

专利

一种土壤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

ZL202210617625.7

2023.12.01

6528515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兰韬;席兴军;初侨;孟玲玲;张晓芳

发明

专利

一种沼液浓缩液中玉米素的提取制备方法

中国

ZL201711056815.1

2019.11.29

3615178

山东民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孙宪法,张东明,董泰丽

发明

专利

一种沼液浓缩液中6-苄氨基嘌呤的提取制备方法

中国

ZL201711056708.9

2020.05.29

3815582

山东民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孙宪法,张东明,董泰丽

发明

专利

一种沼液复合农药的增效组合物

中国

ZL201710611489.x

2021.03.05

4285054

山东民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孙宪法,董泰丽,季浩洋,郑斯元,付传翠,张东明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全电驱动的多功能作业平台

中国

ZL202120448274.2

2021.10.19

14411188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汇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熊棣文;尚明生;张益佳;赵安郡;熊伟

行业

标准

标准果园建设规范梨

中国

NY/T   2628.2014

2014.10.17

ICS   65.020. 01

B 04

全国农业推广服务中心;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李莉;熊伟;杨灿芳;王娟娟;冷杨

地方

标准

柑橘果园秸秆还田免耕技术规程

中国

DB50/T 1634 . 2024

2024.07.08

ICS 67.

080.10

CCS

B 31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农业生态与保护站;江津区多种经营技术推广中心

冯洋;熊伟;曾卓华;孔文斌;夏波;王春丽;马先才;寇琳羚;胡国平;黄源;李宏华;杨仕春

本材料公示期内(2025年2月8日至2025年2月15日),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项目的创造性、先进性、适用性及推荐材料的真实性和项目主要完成单位持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形式向科技处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联系方式。凡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特此公示。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科技处

通讯地址:重庆市北碚区方正大道266号

联系电话:023-65935678

联 系 人:孙萌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科技处

                                                                    2025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