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2024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申报公示
时间:2025-02-13编辑:
依据《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及《关于2024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相关文件的要求,对2024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进行公示,公示时间2025年2月13日至2025年2月17日。
一、项目名称
风电场分径分区解耦降噪关键技术突破与工程化推广应用
二、主要完成人
蒋旭辉、胡琳彬、褚杰、周隆海、郑励行、周尧、杨光磊、刘静、褚亮、谢开骥
三、主要完成单位及提名等级
1.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
2.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3.山东洁静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拟提名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提名单位:南岸区科学技术局
四、项目简介
基于双碳政策下我国对风电等新能源体系的重大需求,以及风机运行产生的噪音导致的基础设施选址建设限制和生态环境破坏,发展与风电基础设施相适应的降噪技术是确保国家能源战略政策顺利推进和国家新能源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山东洁静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和相关项目组协同攻关,产学研用深度结合,取得以下成果:
(一)创新成果一:建立了基于新能源风机噪音的分径分区解耦理论方法,揭示了风机各频率噪音的场分布规律。
明确了新能源风机噪音来源及特性,揭示了风机噪音来源于风机舱发电机和风机叶片,对机舱内发电机及其风扇、风机叶片片身及风机叶片尖端的风机关键部位进行了分频谱的噪音学分析,揭示了考虑多音源条件下的不同频率噪音叠加和传输机理。实现了风机噪音的耦合场分布检测,利用多功能声级计结合测风塔完成了不同风速条件下风机基础设施周围的多点位精细化噪音测量。揭示了风机不同噪音源的频谱特性、传播特性及对人体感官的影响规律,风机低频噪音声波长、穿透性强、传播距离远、衰减慢、并且对人体感官影响较大;风机中高频噪音穿透性较弱、传播距离短、衰减快。
(二)创新成果二:基于风机不同频率噪声协同作用规律,提出了针对风机噪音频谱特性的分区降噪理论方法,完成了风机降噪方案工程化应用。
提出了针对不同噪音源和频谱特性的新能源风机降噪设计方案,针对机舱的低频噪音,采用机舱进风口出风口分别安装消音器、机舱壁面和地板铺设阻尼胶及阻尼隔声毡的方式强化噪音的原位耗散和传播阻碍,实现低频噪音的控制;针对风机叶片的中高频噪音,采用锯齿形缘设计改变空气动力学特性以及优化叶片排水孔结构的方式实现降噪。完成了风机基础设施降噪方案试验验证及工程化应用,基于风机降噪方案和基础设施环境完成了降噪产品设计和加工,并在风电工程现场开展试验验证,具备可推广性,实现了降噪产品工程化应用。
(三)创新成果三:建立了风机降噪装置优化方法,实现了风机基础设施降噪技术突破,解决了噪音传播污染扰民及其带来的风电工程选址条件苛刻的技术难题,拓展了风电项目可布局范围和可开发容量,推动了风电工程周边生态、社会环境建设及自然资源高效利用。
提出了基于风机降噪装置与基础设施适配的产品优化方案,针对不同工程现场风机选型差异优化消声器材料和结构配置,实现了其对各风电工程现场噪音的有效控制。解决了噪音传播污染扰民及其带来的风电工程选址条件苛刻的技术难题,针对最新规定中新建风机项目选址所需满足的声环境(噪音分贝数)及其带来的距离(距周围生活、工作环境不小于700 m)要求,本降噪方案的工程应用结果(距离风机基础设施300 m即可满足声环境需求)可充分降低风机选址需考虑的声环境因素带来的基础设施距离限制,本成果为新能源风电工程可布局范围及可开发容量的优化提供了有效支撑,有利于周边土地、风力等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生态、社会环境的修复建设,产生发电-降噪-生态修复的协同效益。
主要技术创新点:
1. 建立了基于新能源风机噪音的分径分区解耦理论方法,揭示了风机各频率噪音的场分布规律。
2. 基于风机不同频率噪声协同作用规律,提出了针对风机噪音频谱特性的分区降噪理论方法,完成了新能源风机降噪方案工程化应用。
3. 建立了新能源风机降噪装置优化方法,实现了风机基础设施降噪技术突破,解决了噪音传播污染扰民及其带来的风电工程选址条件苛刻的技术难题,拓展了风电项目可布局范围和可开发容量,推动了风电工程周边生态、社会环境建设及自然资源高效利用。
五、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蒋旭辉:第一完成人,正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牵头新能源风电工程降噪项目及风机降噪方案工程化应用,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70%,对主要技术创新点1、2、3作出重大贡献。
胡琳彬:第二完成人,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单位: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新能源风电工程降噪方案设计及试验开展,推动风机降噪方案工程化应用,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70%,对主要技术创新点1、2、3作出重大贡献。
褚杰:第三完成人,中级工程师,工作单位:山东洁静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完成单位:山东洁静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新能源风电工程降噪方案设计及试验开展,推动风机降噪方案工程化应用,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70%,对主要技术创新点1、2、3作出重大贡献。
周隆海:第四完成人,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新能源风电工程降噪方案设计及试验开展,推动风机降噪方案工程化应用,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70%,对主要技术创新点1、2、3作出重大贡献。
郑励行:第五完成人,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单位: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新能源风电工程降噪方案设计,推动风机降噪方案工程化应用,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60%,对主要技术创新点1、2、3作出重大贡献。
周尧:第六完成人,中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新能源风电工程降噪试验开展,推动风机降噪方案工程化应用,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60%,对主要技术创新点1、2、3作出重大贡献。
杨光磊:第七完成人,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新能源风电工程降噪试验开展,推动风机降噪方案工程化应用,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60%,对主要技术创新点1、2、3作出重大贡献。
刘静:第八完成人,中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新能源风电工程降噪方案设计及试验开展,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60%,对主要技术创新点1、2、3作出重大贡献。
褚亮:第九完成人,公司技术负责人,工作单位:山东洁静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完成单位:山东洁静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参与风机降噪项目产学研用合作,推动风机降噪方案工程化应用,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60%,对主要技术创新点1、2、3作出重大贡献。
谢开骥:第十完成人,七级职员,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参与风机降噪项目产学研用合作,推动风机降噪方案工程化应用,用于本项目研发时间占全年的60%,对主要技术创新点1、2、3作出重大贡献。
六、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不超过10件)
知识产权类别 |
具体名称 |
国家 |
授权号 |
授权日期 |
证书 编号 |
权利人 |
发明人 |
发明专利 |
一种长寿命消声器 |
中国 |
202311678510X |
2024年12月20日 |
7613994 |
山东洁静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褚杰,高翔,王晓娟,褚亮,陈庆光,张立刚 |
发明专利 |
一种可调整消声器 |
中国 |
2023116856764 |
2025年01月21日 |
7675279 |
山东洁静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褚杰,高翔,王晓娟,褚亮,陈庆光,张立刚 |
发明专利 |
一种风能资源模拟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中国 |
202310490833X |
2024年06月21日 |
7125981 |
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 |
刘静,柯学,唐劲, 史晓璐,邹良杰,彭玮,陈孟泉 |
实用新型专利 |
一种离心风机用宽频降噪消声器 |
中国 |
2022201239293 |
2020年08月07日 |
11189395 |
山东洁静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褚杰,褚亮,刘傲翔 |
发明专利 |
一种风电场发电量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中国 |
2023105101898 |
2024年07月05日 |
7163507 |
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 |
刘静,柯学,唐劲,赵月,刘洋,彭玮,叶宇 |
实用新型专利 |
风电机组轴流风机专用消声器 |
中国 |
2015201908574 |
2015年03月31日 |
4483410 |
山东洁静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褚亮 |
实用新型专利 |
用于风电机组散热器的通风消声器 |
中国 |
2015201892044 |
2015年07月29日 |
4483282 |
山东洁静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褚亮 |
实用新型专利 |
一种模块组装式消声器 |
中国 |
2021220423112 |
2022年01月04日 |
15381115 |
山东洁静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褚杰,王晓娟,高翔,褚亮 |
发明专利 |
一种适用于多种气象环境的高荷载配电箱 |
中国 |
2023112712114 |
2024年06月04日 |
7070865 |
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蒋旭辉,甘登奎,陈文彬,杨杰虎,何兵,王瑞琼,罗樟,邹鹏,何家骏,朱元浩,周梦雪,望宇皓,杨光磊,黄昱,李勇志,谢开骥 |
发明专利 |
一种过热预警保护交直流转换装置的电气设备 |
中国 |
2023107638296 |
2024年06月28日 |
7150019 |
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甘登奎,杨杰虎,陈文彬,何兵,蒋旭辉,王瑞琼,黄昱,李勇志,谢开骥 |
本材料公示期内(2025年2月13日至2025年2月17日),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项目的创造性、先进性、适用性及推荐材料的真实性和项目主要完成单位持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形式向科技处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联系方式。凡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特此公示。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科技处
通讯地址:重庆市北碚区方正大道266号
联系电话:023-65935678
联 系 人:孙萌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科技处
2025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