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媒体扫描

【华龙网】科技创新·在行动|中科院落地重庆 构建长效机制解决“卡脖子”关键难题

时间:2020-11-09编辑:

  在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有一套机场全流程“刷脸”通关系统,仅需旅客出示一次证件,就可在机场全程“刷脸”安检通关。这套系统由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发,目前已累计示范应用于国内70个机场,荣获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奖。这只是该院落地重庆后,在科技创新领域所取得一系列成果的一个缩影。

  落地重庆近十年 聚焦智慧流域智能制造等领域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重庆研究院)2011年由中国科学院、重庆市、国务院三峡办三方共建。这让重庆结束了长期以来没有中科院直属研究机构的历史。随着这个中国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在重庆的落地,带来了众多国家级的创新资源。

  重庆研究院面向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重大需求,开展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和工业制造升级的绿色化智能化理论与技术研究。

  经过近十年建设发展,重庆研究院从无到有,围绕智慧流域生态环境、智能制造与系统两大领域,布局了生态环境、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等研究方向,注重各研究方向之间的交叉融通,注重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建有中科院水库水环境重点实验室、跨尺度制造技术等省部级平台13个,推动重庆市与中科院共建新型科教创产融合发展联合体——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

  在促成果快速转移转化方面,重庆研究院积极探索科研成果快速向市场转移转化的模式,成功创建科技部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推动建设了重庆石墨烯产业园、长寿中科未来城产业园、江北育成中心。

  “刷脸”通行 不再局限于机场安检的某一个点 

  智能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作为重庆研究院的下设中心,专注于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信息安全、大数据智能分析与推理、物联网等领域的理论研究、技术实现与产业化应用,在科研和市场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心现有全职员工5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4人,博士10人,硕士15人;科研项目30余项,总经费超过9000万元。

  该中心拥有近百人的科研团队,全新研发的人脸识别技术验证速度≤1秒,识别率≥99%,对人脸角度、光线、表情及遮挡等有较好适应性,在微软百万名人人脸识别竞赛(业界公认的人脸识别“世界杯”)等多项国内外赛事中夺冠。在中心主任石宇的带领下,中心团队主持编写了《中国科研信息化蓝皮书2020》机场信息化建设部分。

  在民航领域,该中心主持承担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专项(弘光专项)——“机场安检智能识别系统”,并在全国重点机场示范推广,协助制定新技术应用标准和安检流程。

  目前,该团队的最新成果——人工辅助验证智慧安保系统,融合多项人工智能技术,根据机场业务场景研发,实现信息平台间的互联互通、资源整合和智慧决策的全景智能。在系统运行下,一进机场,以“脸”通行不再局限于安检的某一个点,而是整个机场大厅、安检、候机厅、廊桥、摆渡车、停机坪、围界等登机前区域。

  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高地 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除了人脸识别,重庆研究院还研发了世界最高效率的高分子太阳能电池、首款石墨烯非制冷宽波段红外探测器芯片、重庆悦来海绵城市智能化系统等多个国际一流科研成果。研制了国内首款空间在轨高精度3D打印机,突破了空间在轨增材制造的“卡脖子”技术。并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等国际平台发出了中国声音,引导国际社会科学认识我国大型水库碳通量变化与效应。阐明了三峡流域藻类水华爆发预警和重庆地区大气污染控制机制,提出了三峡消落带生态修复原理,为三峡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据重庆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研究院将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重庆)科学城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力推进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投入,构建支持“卡脖子”技术研究的长效机制,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高地,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其中,将打造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国家实验室,开展生态流域大数据模拟、环保智能检测与装备制造、生态环境健康效应等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

  还将推动低重力大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拟在武隆建设世界最高的超大型多重力落塔装置,模拟月球、火星等空间环境的重力水平,解决低重力环境空间飞行任务与空天往返适应性关键技术问题,推动深空探测科学技术长足发展。

重庆研究院研发的绿色建材泡沫陶瓷,能耐受1000℃高温不变形,是保温阻燃优质材料

重庆研究院研发的绿色建材泡沫陶瓷,能耐受1000℃高温不变形,是保温阻燃优质材料

 

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发的人工辅助验证智慧安保系统在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应用

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发的人工辅助验证智慧安保系统在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应用